當寶寶滿6個月后,單靠母乳或奶粉已經無法滿足其快速成長的營養需求。這時,媽媽們需要為寶寶逐步添加輔食,以確保營養均衡和健康成長。以下是根據寶寶不同月齡階段設計的輔食食譜,幫助媽媽們科學喂養寶寶。
6個月的寶寶剛開始接觸輔食,建議選擇易消化、口感細膩的食物,逐步適應固體食物。
原料:1匙米粉,溫水
做法:將1匙米粉加入3-4匙溫水,靜置后用筷子順時針攪拌成糊狀。
原料:硒米
做法:將200g淘洗干凈的大米放入開水中,煮開后轉小火煮成爛粥,取上層米湯即可。
原料:青菜
做法:將適量青菜葉洗凈,放入沸水中煮1-2分鐘后取出,用粉碎機或研磨器制成菜泥。
原料:胡蘿卜1個,蘋果半個
做法:將胡蘿卜和蘋果削皮洗凈后切丁,加適量清水煮10分鐘,用紗布過濾取汁。
此階段寶寶可以嘗試更多種類的食物,逐步增加輔食的質地和種類。
原料:胡蘿卜1小段,豬骨適量
做法:將豬骨洗凈,與胡蘿卜同煮,加2滴醋,煮至胡蘿卜酥爛,撈出豬骨,用勺子碾碎胡蘿卜即可。
原料:土雞1只,土豆1/4個,姜適量
做法:將土雞洗凈焯水后慢火熬湯,取部分湯汁冷凍備用。土豆蒸熟后研成泥,加入雞湯和少許鹽,稍煮后即可。
原料:冬瓜,熟肉末,面條,高湯,植物油
做法:冬瓜去皮切塊煮熟備用。將面條煮熟后攪成短面條,與熟肉末、冬瓜塊及高湯一起煮至熟爛。
此階段寶寶的咀嚼能力逐漸增強,可以嘗試稍微粗糙一些的食物。
原料:鮮山藥,小米,白糖
做法:將山藥洗凈搗碎,與小米同煮成粥,加入適量白糖后空腹食用。
原料:糯米,紅棗、紅豆、桂圓肉、蓮子、花生、核桃
做法:將所有原料洗凈后放入電飯煲中熬煮成粥,加入冰糖調味。
原料:大明蝦,小餛飩皮,小蔥,紫菜,鹽、麻油
做法:將蝦仁剁成泥,加入麻油和鹽攪拌均勻,用餛飩皮包好后煮熟,撒上蔥末和紫菜即可。
原料:雞蛋,蝦仁,蘑菇,精肉末,蔥、蒜,食油,料酒、鹽、麻油
做法:將蘑菇、蝦仁切丁,與蔥蒜一起炒熟。雞蛋加鹽和水攪勻后蒸熱,將炒好的三丁倒入攪勻,再蒸5-8分鐘即可。
1-3歲是寶寶飲食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可以嘗試更多樣化的食物。
原料:番茄,牛肉,姜、蔥
做法:牛肉浸泡后切塊,燉煮30分鐘。番茄切塊與牛肉一起翻炒,再燉20分鐘至肉爛湯濃。
原料:絲瓜,木耳,蒜,水淀粉
做法:絲瓜切片,木耳洗凈。熱油鍋中加入絲瓜和木耳翻炒,最后加入蒜、鹽和水淀粉勾芡。
原料:雞蛋,青椒,黑木耳,蔥、姜、水淀粉
做法:雞蛋分蛋清和蛋黃分別煎熟,青椒和木耳翻炒后加入蛋清和蛋黃,最后勾芡。
原料:水煮雞蛋,熟火腿丁、胡蘿卜粒、甜豆、甜玉米粒、熟土豆粒,沙拉醬,橄欖油
做法:將所有原料切丁后混合,加入沙拉醬和橄欖油攪拌均勻。
根據寶寶的月齡和發育階段逐步添加輔食,不僅能滿足其營養需求,還能幫助其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