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厥,也被稱為“抽搐”、“抽風”或“驚風”,是小兒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同時也是兒童時期的一種急重病癥。盡管多數短暫性驚厥對大腦沒有明顯影響,但長時間的驚厥,尤其是癲癇持續狀態,可能導致永久性的神經系統損害。
驚厥在任何季節均可能發生,主要集中于6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率約為4%~6%,顯著高于成人的10~15倍。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
嬰兒驚厥的發生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以下是主要原因及其特點:
這是嬰兒驚厥最常見的原因,占發病率的60%-70%。通常發生在嬰兒出生后的幾天內,可能與分娩過程中出現的缺氧或腦部血液供應不足有關。
感染是導致嬰兒驚厥的另一重要因素,常見的相關疾病包括:
這些感染通常發生在嬰兒出生后的幾天內,可能引發急性驚厥癥狀。
藥物過量或中毒也可能導致嬰兒驚厥。藥物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若分娩后藥物供應突然中斷,可能在出生后6小時內引發驚厥,通常在24-48小時內恢復正常。
某些驚厥具有家族遺傳性,屬于良性驚厥,通常預后較好。
嬰幼兒驚厥的發病特點如下:
針對嬰幼兒驚厥的有效應對措施包括:
嬰幼兒驚厥是一種常見且復雜的神經系統癥狀,及時識別病因并采取適當的治療措施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