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驚厥:影響、后遺癥及相關風險因素
概述
新生兒驚厥是一種常見的嬰兒神經系統疾病,若未能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能對嬰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后果,甚至引發不可逆的損傷。驚厥不僅是急性事件,還可能伴隨多種后遺癥,顯著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和發育水平。
新生兒驚厥的后遺癥
根據研究統計,新生兒驚厥存活者中有14%-61%可能出現后遺癥,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 腦性癱瘓: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非進行性運動功能障礙。
- 智力障礙:影響嬰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
- 癲癇:后續可能出現反復的癲癇發作。
- 其他:包括多動癥、視聽障礙、語言障礙及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等。
腦性癱瘓的風險因素
腦性癱瘓的發生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 出生后5分鐘仍需復蘇的嬰兒,其腦性癱瘓發生率顯著升高。
- Apgar評分越低,腦性癱瘓的風險越高。
- 驚厥發作持續時間越長,腦性癱瘓發生的可能性越大。例如,發作1天者的發生率為7%,而發作3天以上者的發生率高達46%。
智力障礙的風險因素
智力障礙的發生與驚厥發作時間及Apgar評分密切相關:
- 出生后5分鐘仍需復蘇的嬰兒,智力障礙的風險顯著增加。
- Apgar評分越低,智力障礙的發生率越高:
Apgar評分 | 智力障礙發生率 |
---|
0~3分 | 45% |
4~6分 | 33% |
7~10分 | 11% |
總結
新生兒驚厥是一種具有潛在嚴重后果的疾病,其后遺癥的發生與發作時間、Apgar評分等因素密切相關。早期干預和科學治療對降低后遺癥風險至關重要。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