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的用藥指南:中西藥治療的宜忌
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見的疾病,既可以通過中藥治療,也可以選擇西藥治療。然而,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方式,都需要謹慎用藥,因為“是藥三分毒”。本文將詳細探討上呼吸道感染用藥的宜忌,特別是針對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及其他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項。
1. 老年人用藥的注意事項
老年人因生理功能退化和器官組織萎縮,更容易感染疾病。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于中青年人,因此需根據老年人的特點制定用藥方案。
- 胃粘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會影響口服藥物的吸收。
- 肌注藥物的吸收減少,可能與體力活動減少及局部血流量降低有關。
- 血漿清蛋白和腎功能的下降會導致藥物半衰期延長,需調整藥物劑量。
- 對于毒性較大的抗菌藥物,建議用量偏小,并根據腎功能減退程度調整劑量。
- 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青光眼或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不宜使用含右美沙芬、鹽酸偽麻黃堿、愈創木酚甘油醚、乙酰氨基酚等成分的抗感冒藥物。
2. 妊娠期女性用藥的注意事項
妊娠期女性因生理變化導致藥物代謝和清除速度發生改變,用藥需特別謹慎。
- 血漿容量增多及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會加快某些抗菌藥物(如氨基糖苷類和β-內酰胺類)的清除,因此需適當增加劑量。
- 由于肝負荷增加,妊娠期女性更容易受到藥物損傷,應避免使用四環素類、紅霉素酯化物等抗菌藥物。
- 應禁用氟喹酮類、復方新諾明、呋喃妥因等藥物。
- 可安全使用的藥物包括β-內酰胺類(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和除酯化物外的大環內酯類。
-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應慎用或禁用抗感冒藥。
3. 一般人群用藥的注意事項
對于普通患者,也需注意以下情況:
- 咳嗽或其他癥狀在服藥后一周內未改善,甚至加重或復發,應立即就醫。
- 出現發熱、皮疹、紅腫或持續頭痛等癥狀時,應停止用藥并咨詢醫生。
- 發熱持續超過三天的患者需及時就醫。
- 夜用片可能引起頭昏、嗜睡,因此駕車、高空作業及操縱機器者禁用。
- 飲酒或服用鎮靜藥物會加重嗜睡癥狀,應避免同時使用。
- 解熱藥使用超過三天或止痛藥使用超過五天仍無癥狀緩解,應咨詢醫生。
總結
上呼吸道感染用藥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謹慎選擇,尤其是老年人、妊娠期女性及其他特殊人群。合理用藥不僅能提高治療效果,還能最大程度減少不良反應。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