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由細菌或其他病原體侵入血液引起。由于新生兒無法用語言表達不適,家長需要通過細致的觀察,及時發現異常癥狀并尋求醫療幫助。以下是新生兒敗血癥的主要癥狀及其表現形式。
新生兒敗血癥的早期表現之一是吃奶量明顯減少。寶寶在吮乳時表現為時間短、力量不足,甚至容易嗆奶。這種情況可能表明寶寶的身體狀態不佳。
患有敗血癥的寶寶通常哭聲低弱,類似貓叫聲。有時他們幾乎不哭鬧,或者只哭幾聲就停止。
新生兒敗血癥可能導致體溫過低(低于35.5℃),同時手腳發冷。與發熱不同,低體溫也是感染的一種表現形式。
病情較重時,寶寶四肢和全身會表現出明顯的軟弱無力。拉伸上肢時,缺乏正常的屈曲反應,松手后上肢自然下垂,且寶寶無法抓握成人的手指。
患病的新生兒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無法表現出正常的驚醒、注視或微笑等行為。他們通常顯得精神萎靡,甚至呈現昏昏欲睡的狀態。
正常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會逐步消退,但敗血癥可能導致黃疸持續不退,甚至在消退后再次出現。這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
敗血癥可能導致新生兒的體重增長停滯,甚至出現異常的體重下降。這與寶寶身體的代謝狀態和營養吸收能力受損有關。
在嚴重情況下,敗血癥可能引發中毒性腸麻痹,表現為腹脹和腸鳴音減弱。此外,還可能出現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嘔血、便血或肺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發癥。
新生兒敗血癥是一種需要高度警惕的疾病,家長應密切關注寶寶的表現,一旦發現上述癥狀,應盡快就醫,以確保寶寶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