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常見于兒童的后天性心臟病,其特征為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灶性或彌漫性間質炎癥和纖維變性,可能伴隨心肌溶解或壞死。部分患兒起病隱匿,病程遷延不愈,可能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預后較差。
近年來,全國各地報告的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有所增加,但大多數為輕型病例,重癥病例較為少見。由于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癥狀不明顯,重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死亡。家長普遍擔心感冒后可能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并進一步發展為慢性心肌炎或其他更嚴重的心臟疾病。
多種病毒均可引發病毒性心肌炎,其中最常見的病原體為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病毒B1~6型(CVB1~6型)。此外,研究表明腺病毒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病毒性心肌炎的臨床表現具有多樣性、多變性和易變性。
如何及時、準確地診斷病毒性心肌炎仍是醫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早期診斷和干預對于改善患兒預后至關重要。
小兒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種病情多變的疾病,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對改善患兒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