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以下的寶寶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經歷多次發燒。對于家長而言,正確理解發燒的本質以及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尤為重要。發燒本身是身體對抗感染的一種自然反應,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發并發癥,尤其是高燒(39℃及以上)可能導致兒童驚厥等風險。
發燒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抗病原體(如病毒或細菌)的一種防御機制。通常情況下,輕微的發燒會持續2-3天,并不需要立即退燒。家長的首要任務是找出發燒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盲目降溫。強行退燒可能掩蓋病情,導致誤診或延誤治療。
當寶寶體溫超過38.5℃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燒藥。常見的退燒藥包括口服劑和肛門塞劑。藥物退熱需要一定時間生效,家長需耐心觀察,避免頻繁用藥。
高燒可能導致兒童驚厥,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嬰兒,需特別警惕。如果寶寶體溫突然超過40℃,應立即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同時盡快就醫。
科學應對寶寶發燒需要結合物理降溫和藥物治療,關鍵在于找出發燒的根本原因,避免盲目退燒。家長需密切關注寶寶病情變化,必要時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