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膽紅素腦病是一種主要發生在新生兒時期的嚴重神經系統疾病。它是由于未結合膽紅素(游離膽紅素)在血液中積累并穿過血腦屏障,沉積在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從而對神經組織造成損害的病理狀態。
新生兒在出生早期,由于紅細胞破壞速度較快,導致膽紅素的產生量顯著增加。然而,新生兒的肝臟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這種情況下,血清中的未結合膽紅素水平可能會迅速升高,增加其通過血腦屏障的風險。
新生兒的血腦屏障在出生初期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其通透性較高。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缺氧、感染、酸中毒等),血腦屏障的通透性會進一步增加,使游離膽紅素更容易穿過屏障,進入腦組織并造成損害。
血漿白蛋白是膽紅素在血液中結合和運輸的重要載體。當新生兒血漿白蛋白水平較低時,未結合膽紅素的比例會增加。游離膽紅素具有較高的脂溶性,更容易穿透血腦屏障并導致腦組織損傷。
為了預防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建議定期監測新生兒膽紅素水平,特別是早產兒和高危新生兒。同時,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膽紅素升高的病因(如溶血、感染等),并在必要時采取光療或換血療法。
新生兒膽紅素腦病的發生主要與膽紅素代謝異常、血腦屏障發育不成熟及血漿白蛋白水平低下等因素密切相關,早期識別和干預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