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漫長的妊娠期后,許多新媽媽都期望肚皮能快速恢復到孕前狀態。然而,產后子宮的復舊需要一定時間。未孕時子宮重量約為50克,而妊娠足月時可達到1000克,產后子宮需逐步恢復到原來的重量。下面詳細介紹產后子宮恢復的相關情況。
胎盤娩出后,子宮會立即收縮變小。此時在腹部能夠摸到一個質地堅硬且呈球形的子宮體,其上緣大約與臍處于同一水平。之后,子宮底的高度平均每天下降1 - 2cm。產后10 - 14日,子宮會完全降入小骨盆內,這時在腹部就無法摸到子宮了。大約在產后6周,子宮基本恢復到原來的大小。
分娩結束時,子宮頸由于充血、水腫而變得十分松軟,外觀皺起來如同裙邊樣。大約1周左右,子宮頸初步恢復。產后7 - 10日,子宮頸內口關閉,手指尖難以伸進去。產后4周左右,子宮頸基本恢復到正常大小。不過,由于分娩時的損傷,經產婦的子宮頸外口不再是原來的圓形,而變為橫裂。
胎盤和胎膜與子宮壁分離后,會由母體排出體外,蛻膜組織碎片也會陸續隨惡露排出。子宮內膜的基底層細胞會增生、修復,新生的子宮內膜會逐漸覆蓋整個宮腔,這是一個逐步的過程。產后10日左右,除胎盤附著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宮腔全部被新生的內膜所覆蓋;胎盤面的修復則相對緩慢。分娩后,胎盤附著面的面積約有手掌大小,至產后2周末縮小至直徑3 - 4cm,于產后6 - 8周才能完全修復,且不會留下任何瘢痕。
綜上所述,產后子宮恢復需要一定時間,在此期間,新媽媽積極保養并適當運動,有助于子宮盡快恢復到孕前狀態。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目前暫無特定引用來源,相關知識為婦產科常見醫學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