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兒腎炎?
小兒腎炎是指發生在兒童,尤其是6到9歲學齡兒童中的一種腎臟疾病,其主要表現為腎小球的彌漫性、非化膿性炎癥。該疾病通常繼發于上呼吸道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并且多為急性腎炎。
小兒腎炎的病因
小兒腎炎的主要誘因是上呼吸道感染后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應,而非細菌或病毒直接損傷腎臟。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病因:
- 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這是小兒急性腎炎的主要誘因。鏈球菌感染后,細菌產生的抗原通過血液循環進入腎小球基底膜,與抗體和補體發生免疫反應,從而引發炎癥。
- 葡萄球菌感染:例如膿胞瘡,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膚化膿性感染也可能通過類似的免疫機制導致急性腎炎。
- 其他感染:包括病毒、其他細菌以及原蟲的感染,也可能誘發腎炎。
小兒腎炎的高發季節和特點
小兒腎炎多發于天氣潮濕、氣溫變化較大的季節,例如春秋交替時節。疾病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發作后1到2周內出現癥狀。此外,患有皮膚病或皮膚化膿性感染的兒童更容易罹患此病。
小兒腎炎的發病機制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過濾血液中的廢物并將其排出體外。當腎小球基底膜發生免疫反應時,腎臟的過濾功能受到損害,導致廢物無法正常排出。這種損傷表現為血尿和蛋白尿。
以下是具體的發病機制:
- 鏈球菌感染后,細菌抗原通過血液到達腎小球基底膜,與體內產生的抗體結合,形成免疫復合物。
- 免疫復合物在基底膜上激活補體,進一步引發局部炎癥反應。
- 炎癥反應導致腎小球損傷,影響正常的過濾功能。
如何預防小兒腎炎?
為了減少小兒腎炎的發生,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咽喉炎,尤其是由鏈球菌引起的感染。
- 注意兒童的個人衛生,避免皮膚化膿性感染。
- 在季節交替時加強防護,避免兒童受涼或感染病毒。
總結
小兒腎炎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疾病,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后的免疫反應引起。家長應關注兒童的健康狀況,及時治療感染,預防疾病的發生。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