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皮果,又名“果中之寶”,是一種兼具食用與藥用價值的南方水果。其果實氣香、性平,味酸、微苦、辛,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在中醫藥領域中有廣泛應用。民間流傳著“饑食荔枝,飽食黃皮”的說法,足見其重要性。
黃皮果的藥用價值主要源于其豐富的化學成分:
這些成分為黃皮果的藥用功能提供了科學依據。
黃皮果在中醫藥領域被廣泛用于治療多種疾病,其主要功效包括:
其中,苦味較重的黃皮果藥效尤佳。
以下是黃皮果在不同疾病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疾病/癥狀 | 藥方 | 用法 |
---|---|---|
防治流感、感冒、瘧疾 | 黃皮葉5錢至1兩 | 水煎服 |
風痰流注、寒性膿瘍 | 黃皮樹嫩葉、黃皮果核焙燥研細、龜板砂炒研末,各4兩,煉蜜為丸 | 每服2錢,一日2次,以黃酒送下 |
肝胃氣痛 | 生黃皮果曬干,每日10個 | 水煎服 |
毒蛇、狂犬咬傷 | 黃皮樹葉2兩,焙燥,研細 | 用適量黃酒隔水燉煮,分2次溫服,并以藥渣敷于傷口 |
疝氣偏墜 | 黃皮樹根2兩,小茵香5錢 | 水煎后去渣,沖入黃酒適量,溫服,一日2次 |
蛔蟲上攻,心下痛 | 黃皮果6錢(鮮者2兩) | 水煎空腹服 |
腸痙攣、腸癌痛、胃神經痛 | 黃皮果核炒香,研細末 | 以水或黃酒送下,每服2錢,一日2至3次 |
黃皮果因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多樣的藥用價值,被譽為“果中之寶”,在中醫藥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