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菜是一種屬于藍藻門念珠藻科念珠藻屬的陸生藻類植物,其藻體呈毛發狀,因形似亂發且顏色烏黑而得名“發菜”,也被稱為“地毛”。
發菜的細胞整體呈黑藍色,干燥后呈棕黑色,吸水后則變得粘滑且富有彈性。通常,發菜的藻體會繞結成團,最大藻團直徑可達0.5米。單一藻體干燥時寬度為0.3至0.51毫米。
在廣州,牡蠣被稱為“蠔屎”(并無貶義,僅為區分小型牡蠣的稱呼)。春節期間,當地人常用發菜和牡蠣煮湯,寓意“發財好事”。
發菜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特別是在春節等節慶時節,因其諧音“發財”,與牡蠣(諧音“好事”)搭配,常被用于寓意新年的美好祝愿。
作為一種獨特的食材,發菜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