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視覺發育受到多種內在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遺傳因素和機體內環境因素。
研究表明,基因在近視的易感性方面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
在視覺系統的發育過程中,神經活動是一個關鍵因素。神經遞質和神經營養因子在眼睛發育的自我塑形方面起到了保護和修飾作用。
根據N. Berardi等研究,視覺發育存在敏感期。在這一階段,皮層神經元及其突觸的數量、結構與功能會隨環境發生變化,具有經驗依賴的可塑性。
K. M. Murphy等的研究指出,視覺中樞中視神經元回路的形成是在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完成的。許多機制(如NMDA受體的激活作用和GABA的抑制性調節作用)在這一時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研究還發現,生后6個月內嬰兒視覺皮層中某些蛋白質的表達會發生顯著變化。如果這些變化的時間被拖延,視覺發育的關鍵時期也會被延后。這表明神經遞質在視覺發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影響了腦皮層對雙眼視覺的整合作用及立體視覺的形成。
外在因素對寶寶的視覺發育也具有重要影響,主要包括圍生期因素、營養因素和外環境因素。
圍生期并發癥可能對寶寶的視覺發育產生長期影響。H. L. Hall等的研究表明,出生時有圍生期并發癥的兒童在對比視敏度、立體視覺、色彩辨別和散光等方面更容易出現異常。
此外,有研究指出,50%的新生兒近視眼的發生與宮內發育遲緩、低體重及早產有關。這些嬰兒出生時常伴有視網膜病變。
應小燕的研究顯示,宮內發育遲緩的新生兒P100潛伏期及幅值較對照組顯著延長和下降,其視覺發育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
然而,G. Mirabella的研究指出,如果極低出生體重兒在出生時沒有顱內出血或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其對比視敏度及條柵視力與足月兒相比并無顯著差異。
寶寶的視覺發育受到內在和外在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了解這些因素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寶寶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