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佝僂病:原因與預防
佝僂病是兩歲以下兒童中常見的一種疾病,其全稱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俗稱“軟骨病”。該病主要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導致鈣、磷代謝失調,進而影響鈣質沉積在骨骼上,最終引發骨骼畸形。通過了解佝僂病的成因,家長可以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佝僂病的主要病因
1. 日照不足
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需要經過波長為296-310nm的紫外線照射才能轉化為維生素D3。然而,以下因素可能導致日照不足:
- 嬰幼兒缺乏戶外活動,尤其是長期待在室內。
- 紫外線無法穿透玻璃窗,室內光照不足。
- 大城市中的高樓建筑阻擋陽光照射。
- 空氣污染(如煙霧和塵埃)吸收部分紫外線。
- 冬季日照時間短且紫外線強度較弱。
2. 維生素D攝入不足
天然食物中維生素D的含量普遍較低,以下情況可能導致攝入不足:
- 乳類(包括母乳)中維生素D含量較少,難以滿足嬰幼兒的需求。
- 母乳喂養的嬰兒如果缺乏戶外活動,且未及時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輔食(如魚肝油、蛋黃、肝泥等),容易患佝僂病。
3. 生長過速
兒童生長速度過快時,體內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增加,可能導致維生素D不足:
- 早產兒或雙胎嬰兒體內儲存的維生素D較少,出生后生長迅速,更易患佝僂病。
- 相比之下,生長緩慢的嬰兒較少出現佝僂病。
4.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可能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和代謝:
- 胃腸道疾病(如脂肪瀉、慢性腹瀉)或肝膽疾病(如嬰兒肝炎綜合征、先天性膽道狹窄或閉鎖)可能導致維生素D吸收障礙。
- 嚴重的肝、腎損害可能影響維生素D的羥化過程,導致生成量不足。
5. 藥物影響
某些藥物可能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
- 長期服用抗驚厥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會加速維生素D分解為無活性的代謝產物。
- 糖皮質激素可能抑制維生素D在鈣轉運中的作用。
預防措施
為了預防佝僂病,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增加嬰幼兒的戶外活動時間,確保他們接受足夠的陽光照射。
- 合理補充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或營養補充劑,如魚肝油、蛋黃、肝泥等。
- 對于早產兒或雙胎嬰兒,應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
- 如有相關疾病,應及時就醫并遵醫囑進行治療。
- 避免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維生素D代謝的藥物,必要時咨詢醫生。
結論
佝僂病是可預防的疾病,家長通過科學的營養補充和合理的日常護理,可以有效降低兒童患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