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鼓勵寶寶多爬行,我每天在家都會四肢著地,與寶寶進行“你追我逐”的爬行游戲。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增加了親子互動,還讓寶寶在模仿中提升了爬行能力。
在圍欄的幫助下,寶寶逐漸從爬行發展到坐在圍欄旁邊,雙手抓住圍欄借力站起來。這個過程包括了“坐——扶——起立——站”的反復練習,直到某一天,寶寶能夠在沒有支撐的情況下穩穩獨立站立。
相比之下,鄰居家比我們寶寶早出生兩周的小朋友,因過早被家長扶著學走路,腿部力量不足,走路姿勢略顯不穩。這一對比讓我更加堅定地選擇順其自然的發展方式,不人為干預寶寶的動作技能發展。
到了1歲夏天,寶寶穿上了輕便的背心短褲,肢體動作發展顯著加快。爬行愈發熟練,站立也更加穩健,不再需要時刻扶著圍欄。此時,寶寶開始嘗試扶著圍欄繞圈走,并最終邁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這是完全自主完成的,沒有任何人為扶助。
在1歲到1歲2個月期間,寶寶進入了爬行和走路并存的階段。他不僅在家中地板上自由爬行,還嘗試攀爬沙發和窗臺。隨著動作發育加速,寶寶的走路能力逐漸超過了那些早早被訓練走路的同齡孩子。
1歲3個月時,寶寶的活動能力明顯增強。他對大院里的臺階產生了興趣,開始嘗試爬樓梯。每天早中晚和睡前,我都會帶著寶寶外出尋找樓梯進行鍛煉。這種活動不僅提升了下肢力量,還增強了全身的平衡能力。
某一天,寶寶竟然在20分鐘內爬完了16層樓!家人們看到他氣定神閑的模樣都感到驚訝,而寶寶則用一聲“奶奶”表達了自己的饑餓與口渴。
通過順其自然的方式,寶寶在爬行、站立和走路的過程中逐步發展了自己的運動能力,而非依賴人為干預。這種方法不僅促進了體能發展,還增強了寶寶的探索能力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