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谷子去皮后的產物,屬于禾本科的一種谷類作物。谷子經過脫殼加工后形成的小米,廣泛應用于人類飲食中。
小米根據品種和種植地區的不同,呈現多種顏色,包括白、紅、黃、黑、橙、紫等。其主要用途包括熬粥、釀酒等。
在日常生活中,小米最常見的做法是煮成粥。為了增加風味和營養,人們常在小米粥中加入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食材,制作成多種風味的營養粥。
小米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包括維生素、氨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下是其主要營養成分的詳細數據:
營養成分 | 每100克含量 |
---|---|
蛋白質 | 9.7克 |
脂肪 | 3.5克 |
碳水化合物(含糖) | 72.8克 |
胡蘿卜素 | 0.12毫克 |
維生素B1 | 含量居所有糧食之首 |
此外,小米的產熱量顯著高于大米,因此在能量補充方面具有優勢。
小米因其豐富的維生素B1和B2含量,具有多種健康益處:
在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產婦坐月子期間,常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身體。這一習俗在中醫典籍《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
小米粥因其易于消化、營養豐富,成為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北方地區,小米粥不僅是一種日常食品,更是特定場合下的滋補佳品。
小米作為一種高營養價值的谷物,不僅是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因其多種健康益處而備受推崇。
本文內容參考自《本草綱目》以及相關營養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