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現代西醫的觀點不同,中醫學認為胎盤具有高度的營養價值,尤其在滋補腎臟方面效果顯著。胎盤中富含微量元素,這些成分能夠增強人體抗體功能,提高免疫力。在中醫藥學中,胎盤被視為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中藥材,其性味甘、咸、溫,歸肺、心、腎經,具有補腎益精、益氣養血的功效。
由于胎盤焙干后呈現紫色,中藥中常將其稱為“紫河車”。
在中醫理論中,胎盤適用于多種因氣血虧虛引起的癥狀,例如面色萎黃、氣短乏力等。特別是對于中醫辨證中認為“腎氣不足”的患者,胎盤具有顯著的補腎助陽作用,可用于緩解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及陽痿等癥狀。
此外,對于兼有陰虛內熱現象的患者,胎盤還可以與其他中藥材如龜板、黃柏、熟地黃等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用于中藥加工的胎盤應選取健康、順產產婦的胎盤為佳,以確保藥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由于胎盤藥效較強,配伍的中藥越多,其藥理作用越復雜,因此建議患者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和療效。
胎盤作為中藥材,其在補腎益精、益氣養血等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但使用時需謹慎,建議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