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厭食癥的食療方法及適用類型
小兒厭食癥是指由于長期厭食導致兒童身高、體重的正常增長受到影響的一種常見病癥。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可以有效改善小兒厭食的癥狀。以下是針對不同類型小兒厭食癥的食療方法。
1. 乳食不節型厭食癥
乳食不節型厭食癥多因飲食不規律或過量進食油膩食物導致消化不良。以下是適合此類型的食療方:
- 雞內金粥:將雞內金用文火炒至黃褐色后研成細末。取粳米100克,加水500~800毫升煮至稀稠適中,加入雞內金粉3~5克和少量白糖,分次溫服,連續服用5天。
- 蘿卜子粥:炒萊菔子10克,北粳米50克。將炒萊菔子煎湯后加入粳米,用文火煮成稀粥,每日服用1次,連續3天。
- 山楂麥芽粥:生山楂和炒麥芽各6~10克,粳米50克。將山楂和麥芽煎水后,用此水煮粳米成粥。服用時可加入適量白糖,每日1~2次,連續服用數日。
- 消食粥:蓮肉10克,山藥30克,芡實10克,神曲10克,麥芽10克,扁豆20克,山楂15克,加入少許粳米煮粥。每日服用1次,連續3天。
- 淮山內金粥:懷山藥15~20克,雞內金9克,小米或大米150克。將山藥和雞內金研成細末,與米共同煮粥,煮熟后加適量白糖調味。適用于小兒厭食、偏食、進食少,伴有食后腹脹、泄瀉等癥狀。
2. 胃陰不足型厭食癥
胃陰不足型厭食癥通常表現為口干舌燥、食欲不振。以下是適合此類型的食療方:
- 荸薺粥:將荸薺100克去皮搗碎,與粳米100克加水同煮,用文火熬成稀粥。每日服用1次,連續數日。
- 梨汁粥:梨3~5個搗爛取汁,與粳米50克一同煮粥。粳米煮成稀粥后加入梨汁,稍煮即關火。每日服用1次,連續1周。
- 蔗漿粥:粳米50克煮成稀粥后,加入新鮮甘蔗榨汁100~150毫升,分次溫服。
3. 脾胃氣虛型厭食癥
脾胃氣虛型厭食癥常表現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乏力。以下是適合此類型的食療方:
- 山藥糯米粥:山藥30克,糯米50克,用文火煮成稠粥。每日服用1次,長期服用可健脾。
- 蓮子粥:蓮子粉或蓮子去心5克,糯米30克。先用適量水煮蓮子,微軟后加入糯米,用文火熬至蓮子軟爛。隨意服食,連續數日。
- 胡蘿卜粥:胡蘿卜200克,粳米100克。將胡蘿卜切碎搗爛,與粳米一同煮粥。每日服用2次,可長期食用。
- 豬肚粥:生豬肚500克洗凈,加水適量煮至七成熟,撈出切成細絲備用。用大米100克、熟豬肚100克和適量豬肚湯煮成粥,可加蔥、姜等調料。經常食用可改善脾虛氣弱、食欲不振等癥狀。
總結
針對小兒厭食癥,選擇適合其體質和病因的食療方,能夠有效改善癥狀并促進健康成長。
參考來源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