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魚類,被譽為“水中大熊貓”,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喜愛。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外皮和鱗片結構,處理中華鱘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1. 刮鱗和去腮:將中華鱘的鱗片刮除,并去除魚腮。
2. 清洗魚身:用清水徹底清洗魚的表面,確保無殘留污物。
3. 熱水處理:鍋中燒熱水,將熱水均勻澆在魚身上,魚身表面會翹起一些細小的鱗片。此時,用刮魚刀將這些鱗片處理干凈。
1. 內臟處理:剖開魚腹,去除所有內臟,確保魚體內部干凈無殘留。
2. 外皮清理:使用熱水和鋼絲球擦拭魚身外層的黑皮和粘液,直至魚身呈灰白色并顯現花紋。
3. 再次熱水處理:將魚身放入熱水中快速燙一下,但需注意時間控制,避免魚皮燙開花。建議準備一個熱水盆,用手拎著魚尾在熱水中輕輕燙幾下。
1. 保存方法:將處理干凈的中華鱘放入保鮮袋中,每條魚單獨裝一袋,放入冰箱冷凍室保存。這樣在需要烹飪時可以方便取出解凍。
2. 烹飪建議:(1)改刀處理:將魚切成適合烹飪的大小塊。
(2)腌制:稍微抹鹽腌制幾分鐘。
(3)蒸制:蒸魚5分鐘后關火。
(4)調味:調制白醋、糖和蒸魚豉油的醬汁,嘗試口味合適后澆在魚上。
(5)裝飾:撒上紅干椒絲、大量蔥姜絲和香菜段。
(6)淋油:最后淋上熱熟油即可完成。
中華鱘全身可食用,其魚刺為軟骨,適合老年人和兒童食用,不會卡喉。尤其是魚身中間的那條筋,富含膠原蛋白,是極為珍貴的營養部分。
中華鱘的處理與烹飪需要細心和技巧,通過正確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現其獨特的美味和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