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果的特性與藥用價值
燈籠果的基本特性
燈籠果,又稱狗葡萄、醋栗、山麻子、東北茶藨、山櫻桃等,是一種具有多種藥用價值的植物果實。
- 外觀特征:果實呈扁球形,直徑約6毫米,果皮皺縮不平,顏色為紅褐色至黑紅色,顯油性。
- 結構特點:果實先端有宿存花萼,基部具果柄并帶有絨毛。果皮薄且易碎,內部可見棕紅色的小橢圓球形或小腎形種子。
- 氣味與口感:氣味微弱,味道甘辛。
燈籠果的藥用價值
1. 中醫藥理特性
中醫認為,燈籠果性味辛、溫,具有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感冒。此外,其含有豐富的生物黃酮,能夠軟化血管、降低血脂和血壓,同時具有補鈣、增強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
2. 傳統藥用記載
根據我國20世紀70年代簡版《中草藥圖譜》的記載,燈籠果具有以下藥用價值:
- 治療小兒百日咳。
- 緩解急性氣管炎。
- 用于糖尿病患者(但對需要注射胰島素的患者無效)。
- 治療水腫。
- 根部煎劑對細菌性痢疾有特效。
3. 燈籠果根莖的功效
燈籠果的根莖可用于熬藥,常用于治療糖尿病、風熱咳嗽以及肝炎等疾病。
4. 日常飲用的益處
燈籠果可用于泡茶,長期飲用不僅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還具有消炎和利尿的作用。此外,燈籠果茶對明目清腦、穩定血壓和降低血脂也有顯著效果。長期服用后,即使長時間坐立,也能避免頭暈眼花的癥狀。
燈籠果的應用建議
- 在日常生活中,可將燈籠果用于泡茶或作為藥膳的原料,以增強身體免疫力。
- 在醫學領域,燈籠果及其根莖可用于開發治療感冒、糖尿病和肝炎等疾病的藥物。
結論
燈籠果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果實,還因其多樣的藥用價值而備受關注,是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