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和治療兒童乳牙齲齒:全面指南
背景介紹
乳牙齲齒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據統計,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齲齒患病率高達66%,其中97%的病例未得到及時治療;12歲兒童恒牙齲齒患病率為28.9%,其中89%未接受治療。
乳牙齲齒不僅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還可能對恒牙的發育和全身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因此,家長需要重視乳牙齲齒的預防和治療。
乳牙齲齒的主要原因
- 飲食習慣:攝入高糖、高蛋白、高能量的粘性食品會增加齲齒風險。
- 口腔清潔不足:刷牙方法不正確、時間過短或頻率不足,容易導致食物殘渣滯留。
- 唾液分泌減少:兒童睡眠時間較長,唾液分泌減少,食物殘渣更容易附著在牙面上。
乳牙齲齒的癥狀表現
- 初期:牙面溝窩或牙縫處出現黑褐色或灰白色斑塊,可能伴隨小窩洞。
- 中期:牙本質受侵,可能出現冷、熱、酸、甜刺激引發的疼痛,但多數患兒無明顯癥狀。
乳牙齲齒的處理方法
日常護理
- 飲食調整:盡量選擇清淡飲食,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 口腔衛生:每天刷牙2-3次,每次持續2-3分鐘,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徹底清潔牙齒。
- 減少零食攝入:鼓勵兒童多吃富含纖維的硬質食物,如蔬菜和水果,避免細軟食物。
醫療干預
- 藥物治療:適用于淺齲,能控制齲壞發展,但無法恢復牙齒外形。
- 修復治療:通過充填材料(如銀汞合金、復合樹脂、玻璃離子)修復齲洞,恢復牙齒外形和咀嚼功能。
- 嵌體和冠修復:適用于復雜病例,能有效恢復牙齒功能,但操作復雜且成本較高。
- 間隙保持器:用于早失乳牙,防止鄰牙傾斜,確保恒牙正常萌出。
乳牙齲齒的危害
- 牙齒結構破壞:齲齒形成齲洞,易嵌塞食物,引發疼痛,影響咀嚼和營養吸收。
- 恒牙發育受阻:乳牙齲齒可能導致恒牙萌出異常,如錯位萌出或排列不齊。
- 頜骨發育異常:偏側咀嚼可能引發顳下頜關節功能紊亂,甚至導致面部不對稱。
- 語言發育障礙:乳牙缺損可能影響發音,進而影響兒童的語言和心理發展。
- 全身健康風險:嚴重齲齒可能引發細菌感染,影響心臟、腎臟等器官。
結論
乳牙齲齒不僅影響兒童的口腔健康,還可能對全身健康和心理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家長應重視預防和治療,確保兒童健康成長。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