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便異常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寶寶大便異常的重要性
寶寶的大便能反映其身體的健康程度,正常的大便說明寶寶消化系統健康、消化能力正常。但很多時候寶寶大便會出現有粘液或奶瓣的情況,下面來分析其原因及應對辦法。
寶寶大便有粘液
原因
- 消化道疾病:是寶寶便血常見原因,如食管異物、潰瘍病、急性胃炎、腸套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腸息肉、肛裂等都可能引發。若大便帶鮮紅血絲,可能是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肛門裂所致,需進一步檢查;若大便除血液外含大量粘液且糞質少,病兒伴有陣發性腹痛,要考慮腸套疊;若大便帶膿血并有腥臭味,要考慮痢疾。
- 感染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傷寒等會讓寶寶大便出現粘液血絲。新生兒吞入母親產道血,或在媽媽乳頭破裂出血時吸食乳汁,也會出現便血。
- 血液疾病:如新生兒出血癥、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及過敏性紫癜等會引起寶寶大便有粘液血絲。若嬰幼兒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無黃色便,而小便呈黃色,很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嬰幼兒腸道感染時,大便次數多,稀便或水樣便,便臭帶粘液,多伴有嘔吐、厭食、發熱甚至脫水。
應對措施
通常建議先化驗大便常規確診,看是否有白細胞,判斷是消化不良還是腸炎,還要注意是否因感冒導致腸功能紊亂。若是消化不良,可口服藥物,嚴重時看醫生輸液治療,延長喂奶間隔時間,讓腸胃休息,多喂水。若在添加輔食,應暫停或減少添加,好轉后再循序漸進恢復,尤其不要吃不消化的食物。
寶寶大便有奶瓣
吃母乳寶寶有奶瓣
- 原因:可能和媽媽的飲食有關,也與寶寶消化道發育不完善有關。
- 建議:媽媽飲食不要過于油膩,蛋白質攝入不要過多,不要補鈣過量,注意寶寶腹部保暖。若寶寶身高體重增長正常,媽媽不用過于擔心。平時適當給寶寶增加白開水的量,喂完奶后給寶寶腹部按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必要時在醫生建議下給寶寶吃點益生菌。
喝奶粉寶寶有奶瓣
- 原因:是部分脂肪皂化后與多余的鈣結合形成的,部分未吸收的就形成“奶塊”樣東西,稱蛋白塊或脂肪球,因孩子消化能力弱,沖調奶粉要按比例,濃度不能太高,要按正確方法轉奶,可實施少量多餐改善。
- 建議:兩餐奶中間給寶寶適當喝水,喂奶后半小時可腹部按摩,詢問寶寶是否補鈣,必要時在醫生建議下給寶寶喝點益生菌。
當寶寶出現大便不正常的現象,要積極找到具體原因并采取措施應對,以保證寶寶正常生長發育。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育兒專業醫學知識科普網站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