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中暑應對全攻略
一、中暑情況概述
夏天來臨且已入伏,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刻已至,此時需特別注意中暑問題。若發生中暑,要采取積極補救措施。
二、中暑了怎么辦
- 先兆與輕癥中暑:迅速撤離高溫環境,至陰涼通風處休息,多飲用含鹽分的清涼飲料,可在額部、顳部涂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 出現血壓降低、虛脫:立即平臥,及時送醫靜脈滴注鹽水。重癥中暑者,除轉移至陰涼處,還應迅速送醫并綜合救治。
- 遠離醫院時:將病人脫離高溫環境,用濕床單或濕衣服包裹,用強力風扇增加蒸發散熱。等待轉運時,可將病人浸泡于湖泊、河流,或用雪、冰冷卻。
- 病人發抖:減緩冷卻過程,每10分鐘測1次體溫,不允許體溫降至38.3℃,以免導致低體溫。
三、中暑的急救措施
- 搬移:迅速將患者抬到通風、陰涼、干爽處,平臥并解開衣扣,松開或脫去衣服,濕衣及時更換。
- 降溫:患者頭部捂冷毛巾,可用50%酒精、白酒、冰水或冷水全身擦浴,用扇或電扇吹風加速散熱,有條件可用降溫毯。體溫降至38攝氏度以下停止強降溫措施。
- 補水:患者有意識時,給清涼飲料,可加少量鹽或小蘇打水,不可急于大量補水。
- 促醒:病人失去知覺,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促醒;呼吸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 轉送:重癥中暑病人立即送醫,用擔架運送,途中用冰袋敷額頭、枕后、胸口、肘窩及大腿根部進行物理降溫。
四、中暑吃什么
- 少量飲水:采取少量、多次飲水方法,每次不超300毫升,忌狂飲。
- 少食生冷瓜果:中暑者大多脾胃虛弱,大量吃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
- 增強營養:營養膳食應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A、B1、B2和C,多吃番茄湯、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
- 少食油膩食物:中暑后少吃油膩食物,適應夏季胃腸消化功能。
- 不要單純進補:中暑后暑氣未消,過早進補會使暑熱不易消退。
總之,中暑是夏天常見問題,只要積極按照上述方法應對,中暑情況可盡快好轉。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常見的健康科普知識整合,無特定單一權威站點。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