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藦科植物介紹
蘿藦科是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的一個科,包含多年生草本、灌木、藤本,稀為喬木。該科約有250屬,2000多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44屬,243種,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
中國蘿藦科主要代表種
- 杠柳: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北等地,為落葉蔓性灌木。葉卵狀披針形,聚傘花序腋生,夏季開紫紅色花,花冠筒短,裂片反折,副花冠環狀10裂,雄蕊著生于副花冠內面,花粉器匙形,四合花粉藏于載粉器內,粘盤粘連在柱頭上,蓇葖果圓柱狀。根皮、莖皮藥用,稱北五加皮。
- 牛皮消:常見于長江以南各省區,可延至華北,印度也有分布。蔓性半灌木,宿根塊狀肥厚,葉卵狀心形,聚傘花序傘房狀,夏秋季開白色花,花冠裂片反折,副花冠杯狀,內面有舌狀鱗片,花粉塊下垂,蓇葖果雙生、披針形。塊根藥用。
- 白薇:分布于東北、華中、華北及華南等地,蘇聯、日本和朝鮮也有。直立多年生草本,根須狀有香氣,葉卵形或長卵形,被絨毛,聚傘花序傘形狀生于莖周圍,夏秋季開深紫色花,花冠輻狀,副花冠裂片盾狀,花粉塊下垂,蓇葖果常單生、紡錘形。根和根莖為中藥白薇之一。
- 徐長卿:幾乎全國各省區都有分布,多生于向陽山坡草叢中但不常見,日本和朝鮮也有。多年生直立草本,根須狀,莖不分枝,葉對生、紙質、披針形至線形,圓錐狀聚傘花序生于枝頂端葉腋內,夏季開黃綠色花,副花冠裂片基部增厚,花粉塊下垂,蓇葖果常單生、披針形。藥用根或全草,為中藥徐長卿,民間通稱三刀竹、竹葉細辛等。
- 白前:產于長江以南各省區,直立矮灌木,葉對生、長圓形或披針形、近無柄,傘形狀聚傘花序腋間生、比葉短,夏秋季開黃色花,花冠輻狀,副花冠淺杯狀,花粉塊下垂,蓇葖果常單生、紡錘形。根和根莖藥用,為中藥白前之一。
- 蘿藦:盛產于長江以北各省,日本、朝鮮、蘇聯也有,古稱芄蘭,《詩經》已有記載。多年生草質藤本,葉卵狀心形,總狀式聚傘花序腋生或腋外生,夏秋季開白色花,花冠近輻狀、有淡紫色斑紋,裂片披針形、頂端反折,副花冠杯狀生于合蕊冠上,裂片兜狀,雄蕊粘生成圓錐狀,花粉塊下垂,柱頭伸長成喙,蓇葖果叉生、紡錘形。全草供藥用,果通稱“婆婆針線包”。
- 豹皮花:原產非洲熱帶,中國常在公園溫室中栽培供觀賞。肉質植物,莖簇生、狀似仙人掌、4鈍棱、具粗厚軟刺、無葉,花單生或幾朵簇生、直徑3 - 5厘米,花冠輻狀五角星形,外面綠色、內面黃綠色、具紫色橫條紋皮斑,副花冠雙輪,外輪盔形、淡黃色、具紫褐色斑點,內輪副花冠5裂,花粉塊直立,蓇葖果平滑。
- 夜來香:原產中國華南,現全世界都有栽培。柔軟藤狀灌木,葉卵狀心形、柄長,傘形狀聚傘花序腋生,夏季開黃綠色花、芳香、夜間更盛,花冠高腳碟狀,副花冠膜質5裂生于合蕊冠上,花粉塊直立,柱頭頭狀、基部5棱。是觀賞植物,花可提芳香油,花、葉亦供藥用,花冠常作上菜配料。
本科植物是熱帶植物區系的主要科,比夾竹桃科植物有更廣泛的分布和發展。除秦嶺藤屬、金鳳藤屬、駝峰藤屬、白水藤屬和天星藤屬五個屬為中國特有屬外,其余各屬均與世界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有密切關聯。
結論:蘿藦科植物種類豐富,分布廣泛,具有多種藥用和觀賞價值,且與世界多地植物區系關聯密切。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