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免疫力低下的癥狀及相關情況
免疫力是人體自身的防御機制,當外界病毒侵入時,人體免疫力機制會消滅外界侵犯的異物。免疫力低下時,外界病毒容易進入體內,導致人體易患疾病。以下是身體免疫力低下的不同類型癥狀及相關信息:
先天性免疫低下
- 癥狀表現:起病早,嚴重的在出生后就有臨床癥狀;反復發生重癥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癥、肺炎、腦膜炎、反復腹瀉;感染后治療效果不佳,疾病長期不愈;正常預防接種后出現嚴重感染;有類似家族史;易伴發腫瘤、白血病。
- 是否需要治療:屬于病態,需要治療。
- 治療恢復關鍵:醫學上也稱為免疫缺陷,多由基因突變引起,具有遺傳性。治療需根據病情采用不同措施,一般治療較困難且長久。
后天繼發性免疫低下
- 癥狀表現:寶寶因感染、藥物、營養不良等導致免疫力低下,表現為反復呼吸道感染,也有胃腸道感染,一般癥狀較輕但反復發作,可引起更嚴重的營養吸收障礙而加重營養不良。
- 是否需要治療:屬于病態,需要治療。
- 治療恢復關鍵:清除可能損害免疫系統的病毒或細菌病灶;更改或停用引起免疫低下的藥物;及時對癥治療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校正心臟畸形后寶寶反復感染情況會明顯改善;避免因營養不良影響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和成熟。去除不良因素后,寶寶免疫功能大多會逐步恢復。
生理性免疫低下
- 癥狀表現: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等,而非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嚴重感染,常由天氣變化、生活環境改變等日常情況引起,通常可自行痊愈。
- 是否需要治療:正常現象,通常不需要治療。
- 治療恢復關鍵:與成人相比,孩子更容易感冒是因為存在生理性免疫低下,這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的正常現象。
寶寶的免疫系統尚未強固,這就是幼兒園里一個小朋友感冒其他人也易跟著感冒的原因。隨著年齡增長,寶寶的免疫機能逐漸成熟,8歲后,整個免疫系統的抵抗力已和成人相當。
結論:了解身體免疫力低下的不同類型癥狀及應對方法,有助于更好地關注和改善人體免疫狀況。
* 本文所涉及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面診醫學診斷、治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