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婦分娩方式中,剖腹產與順產是兩種常見的方式。而將剖腹產后準媽媽的飲食與順產做區分是有必要的,這是因為剖腹產的準媽媽對營養的要求比正常分娩的產婦更高。
剖腹產手術中所采用的麻醉、開腹等治療手段,對產婦身體本身就是一次打擊。相較于正常分娩者,剖腹產的母親在產后恢復會慢一些。此外,剖腹產后有傷口,同時產后腹內壓突然減輕,腹肌松弛、腸子蠕動緩慢,產婦易有便秘傾向。
術后6小時宜服用一些流質的排氣類食物,如蘿卜湯等。這類食物可以增強腸蠕動,促進排氣,減少腹脹,并使大小便通暢。同時,易發酵產氣多的食物,如糖類、黃豆、豆漿、淀粉等,產婦要少吃或不吃,以防腹脹。因為排氣是產婦可以進食的信號。
當產婦排氣后,飲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食物宜富有營養且易消化,例如蛋湯、爛粥、面條等。之后可依產婦體質,飲食再逐漸恢復到正常。
術后第一天,一般以稀粥、米粉、藕粉、果汁、魚湯、肉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分6 - 8次給予。
術后第二天,可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肉末、肝泥、魚肉、爛面爛飯等,每天吃4 - 5次,保證充足攝入。
第三天后,就可以吃普通飲食了,但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選用主食7 - 8兩、牛奶250 - 500ml,肉類3 - 4兩、雞蛋1 - 2個、蔬菜水果1 - 2斤、植物油30克左右,這樣方能有效保證乳母和嬰兒的營養充足。
綜上所述,剖腹產后準媽媽的飲食需要根據不同階段進行合理安排,與順產產婦飲食區分開來,以滿足身體恢復和母嬰營養需求。
參考權威站點來源:目前暫無具體權威站點引用,相關內容依據普遍的醫學護理知識和經驗。